花果知识 > 电商 > 国美与苏宁的市值

国美与苏宁的市值

导读京东,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宏图三胞为啥京东最后到现在?答京东的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黄光裕和张近东是同一代的创业,张近东最得意...

今天花果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国美电商市值最高,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京东,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宏图三胞为啥京东最后到现在?

京东的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

黄光裕和张近东是同一代的创业,张近东最得意的时候,苏宁电器是中国传统零售巨头。可在京东阿里崛起之后,张近东推动了苏宁的转型,苏宁的转型失败市值仅为300.7亿元,阿里巴巴投资了苏宁超200亿元的资金。阿里损失惨重,苏宁近29万中小股东也损失惨重。国美和苏宁的风光不再,而京东则一路高歌。

风向发生变化。当年的国美与苏宁均雄风不在,现在常被人们所提及的是阿里京东拼多多电商三巨头。

为什么近期国美股价大跌

一则成立合营公司的通告,让国美电器又一次卷入漩涡。

9月27日,国美电器宣布与全资的北京鹏泽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物业合营公司,之后国美电器股价开始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高达40%。随后国美紧急叫停,10月3日,国美电器公布暂停成立合营公司,股价开始趋稳。

随后,10月13日突然宣布耗资1783万港元从二级市场回购879.2万股,当天国美电器股价一度大涨7.35%。

该消息既透露出国美电器延伸产业链的意图,也透露出国美系意欲整合旗下资产的意图。

无奈的急刹车

国美电器合资组建国美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消息公布后,次日国美股价大跌11.36%,第二天再暴跌21.79%,创下逾两年新低的1.83港元。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的决定。

从之后的暂停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国美管理层对股价大跌是始料未及的。

董事会主席张大中对此解释称:“计划提出的缘由,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判定此举是否明智关键是看该项目未来的成长空间,从长远来看,国美系组建商业地产开发公司具有前瞻性,一来可以结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形成产业链互动,二来也能够掌握商业物业资源,获得增值回报,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大企业在商圈中的话语权。 ”

出于这一目的,国美原本计划通过成立物业合营企业,与北京鹏润、北京国美优势互补,解决集团对商业地产开发经验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创造并获取更多优质门店资源。

管理层表示,经进一步考虑目前市场状况,以及有关物业合营企业的多项因素,目前公司已决定暂停该计划。国美称未来将综合多种因素重新评估该计划,对于如何在二三线城市获得有优势门店、仓储资源,将继续研究一个令各方满意的方案。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认为:“暂停成立合资公司确实不代表国美系会彻底放弃地产业务,特别是商业地产业务,这是由未来商贸圈发展趋势决定的,国美并非不务正业,相反,通过有效整合商贸业务和地产业务将发挥国美系整体优势。”

国美进退两难

国美宣布该计划后,市场似乎并不看好。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人认为,国美系现在的思路是对的,但投资者却不买账。

有人投资者担心,国美旗下三家公司合营开张商业地产项目会带来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瑞银分析师也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在中国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很多风险。公告披露短短一周时间内,国美电器市值蒸发近四成,足以说明问题。

在内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当下,市场普遍质疑国美系的决定。瑞信更以企业管治忧虑不断上升为由,下调国美电器2011年~2013年盈利预测的10%~15%,评级降至“中性”,目标价大幅削减42%至2.5港元/股。

市场人士认为,黄氏家族开始整合梳理旗下资产的举动 注重核心业务家电零售,地产业为家电业服务。

国美电器董事长张大中表示:是为了维持和提升集团的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获得合适的零售地点及控制租金开支,以应付中国增长中的消费市场对优质零售空间不断上升的需求。

“从国美电器为合营公司第一大股东就可以看出,合营公司是在为国美电器量身定做”。国美电器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副经理卢江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实际上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对此,国美有关人士如此评价。

原因无他,家电卖场的竞争已走向提供消费体验和完善周边配套的竞争。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在接受采访时候也认为:“国美投资地产属于非主营业务,而投资者更希望其主营业务出彩,担心地产业务会削弱其主营业务竞争力,加上当前房产调控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低迷,而投资地产业务需要大量资金,且回收周期长,这不免使投资者出现担忧情绪。国美虽然坚信其投资战略的可行性,但是不得不考虑投资者的担忧和由此带来的市场悲观预期,这使国美陷入两难境地。”

对于市场反应,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袁伟认为,除去投资者害怕关联交易的因素,就商业地产而言,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商业地产必然会占用国美电器的现金流,反而会影响短期国美电器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影响短期业绩。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美电器宣布暂停成立物业公司的方案后,公司第三大股东摩根大通再次选择了低位增持,其持股比例从5.12%上升到5.49%。

由于摩根大通增持和国美电器回购,虽然投资机构瑞银将国美电器的目标股价从4.3港元下调到3.6港元,但是依然维持了其买入的评级。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最后表示:“摩根大通选择增持表明其看好国美未来的发展,即使在国美股价下调时,不少投资机构仍给与国美买入评级,可见其成长性较好的情况未因成立合资公司的事件而改变。”

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指出:“为了获得优质的店址,之前苏宁电器(拓展选址信息)和百思买在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都有自购物业,而苏宁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建设商业地产项目,这些投资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且在地产调整中苏宁也放缓了物业投资的计划。”其言下之意似乎可以分拆处理,并无必要把上市公司拖入其中,此举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家电连锁第一股”黯然易主 ,苏宁为何落到如此田地?

31岁的苏宁迎来“中年危机”;这两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苏宁易主,终于尘埃落定了。

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深国际、鲲鹏资本战略投资,两家深圳国资企业拟受让苏宁易购23%股权,耗资超148亿元。

张近东“卖股求生”

此事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虽然近年来苏宁易购一直都受到巨额负债的困扰,但如今直接转让股权还是让人没有想到;作为江苏的大型企业,在2003年时苏宁还是全国家电零售的龙头企业;不过因为一系列的“任性扩张”,苏宁的负债越滚越大,又因为多次的错误决策,如今的苏宁已犹如日落西山,逐渐陨落,戏剧性的是,黄光裕出狱不久,国美放言要用18个月使企业恢复原有市场地位,新的零售大战或将一触即发,而张近东迫于债务压力却开始寻求买主。

如今张近东身负债务,但是旗下有3600家门店,2万多名员工不能倒,现在张近东寻求将自己的全部股份和部分股票卖出解决,曾经苏宁的业绩甚至超越了阿里和京东,当时在11年的营收有938亿,净利润48亿,成绩比阿里和京东好得多,然而如今苏宁市值剩下不到650亿,靠出售股份求得生存或许是一个好的出路,但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从曾经的家电零售龙头到如今负债累累、连年亏损,张近东到底是如何将一盘好棋下得稀烂的?转让股权“抱大腿”,易主后苏宁易购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苏宁何以至此

直接导致苏宁出现债务危机的根本问题,就是加法做得太多,没有顾及到风险。张近东为了实现苏宁的多元化扩张,做了一个又一个加法。到了18年,苏宁最终形成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八大产业板块。站在整个苏宁体系来看,这些沉淀在线下的重资产能给苏宁系的关联公司带来大量隐形收益。但是张近东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风险。这么多的投资项目,大大增加了苏宁短期的财务压力。

苏宁作为线下发家的传统企业,显然缺乏互联网基因,入局不算晚,但反应太慢,以至于错失良机。苏宁过于注重多元化,体育、置业、金融样样都想干,却什么都没干净,钱却越花越多。苏宁系公司从核心的零售业务开始,利用充裕的现金流进行了多元化扩张,跨界延伸到了地产、金融、物流、文体各个领域,还有,他们加起了杠杆,迅速把体外公司规模做大,形成了一个商业帝国的雏形。

苏宁到底何去何从

维系整个商业帝国的“现金流”,那还是苏宁易购,通过产业溢出效应和关联交易向这些体外公司输血。这些重资产项目严重消耗着苏宁系大量资金与资源,导致债务激增,整个苏宁系的债务规模已经到了千亿级别。那么引入国资,能否使得苏宁翻身呢?虽然这一次引入国资可以解决苏宁短期的债务困局,但苏宁的摊子太大,若要使苏宁走上“正道”,绝对不是单靠引入国资就能解决的。这还是需要苏宁自己寻找方向,毕竟强如淘宝,也未能让苏宁的主营业务实现盈利,不同行业的国资企业就更难了。

在苏宁的2021年度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也提到了要聚焦零售就是要聚焦商品与用户,“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这或许是苏宁的新转变。

苏宁的创始人张近东如何打造这么大的一个电器帝国?

他以10万元起家,打赢了商战的每一场战役,一路过关斩将,打造了年收入2800亿元的商业帝国。此人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金东。

目前,苏宁的市值已超过1100亿元,即使在其股价最高峰时,也远未达到3000亿元。回顾苏宁的发展历史,在一个不远的时代,互联网巨头还没有达到今天的规模和吸引力,苏宁确实是国内发展良好、潜力充分的企业代表之一。

在与国美赢得“美苏霸权”后,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竞争对手强势崛起,但苏宁应对竞争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其在电子商务(红孩子)、网络视频(pptv)、手机(nubia)等领域的连续大规模投资效果有限。目前,零售业仍然是其核心业务,占据着主导地位。绝对高比例的收入。而去年,斥资20亿元收购亏损的国际米兰也被官方媒体点名批评。很难说。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峰期的净利润超过40亿元。

作为对京东崛起的回应,背着数千家门店的苏宁在未来无法应对竞争。虽然收入不断增加,但利润确实很难看,一直在亏损。尽管最近,苏宁已经改名为苏宁云业务,旨在获得电器零售商的印象,凸显其在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优势。但现在竞争形势已经改写,苏宁的转型还在路上。

于是,苏宁创始人张金东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和成功转型的经营理念,打造了如此庞大的电器帝国。

「原创」苏宁涅槃,国美苏醒

作者 | 李波

编辑 | 李波

在苏宁陷入困境,决定卖掉部分股份的时候,蛰伏已久的国美,重整旗鼓,高调亮相。有人说,属于苏宁、国美的高光时代已经结束,现在零售市场属于阿里、京东和拼多多。那么,苏宁是否能走出困境?国美能否再现辉煌?

一、往事如烟

诞生于90年代,享受过时代红利,崛起于新世纪的苏宁与国美,曾有过高光时刻,但遗憾的是,互联网到来时,苏宁没能继续 “呼风唤雨 ”;而挑起零售商海大战的国美,也随着黄光裕的入狱而蛰伏一隅。

曾经的苏宁、国美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零售电器商巨头,从上世纪末的十年,到本世纪开始的十年,苏宁与国美绝对是商场上的主角,张近东与黄光裕堪称叱咤风光的人物,两者之间展开了一场耗时漫长的“苏美大战”。

苏宁和国美开始在供应、管理、资本、规模等各方面展开了交锋。2005年,规模暂时落后的苏宁开始加速。到2007年,苏宁净利首次超越国美。2009年,时任总理造访苏宁,嘱咐“苏宁不仅要成为中国的沃尔玛,而且要超过沃尔玛“。

苏宁国美不差上下,争的是谁是第一。张近东豪言:苏宁做不过国美,我就送给你。;黄光裕壮语:打到苏宁和国美合并为止。至于京东,阿里,张近东则表示:“大人和小孩怎么比?”

那是充满激荡和辉煌年代,彼时,当初的家电连锁“四剑客”——苏宁、国美、大中、永乐,只有苏宁和国美还活跃在战场上,阿里,京东还不为人所知。

互联网零售改变了市场的逻辑,电商的力量和时代的巨变,使国美、苏宁黯然走下神坛。阿里、京东和拼多多是第三代零售企业的代表,他们都取得了足够的成功。

线上零售开始了, 刘强东解决“只卖真货”问题,马云的支付宝解决了网络支付的问题,由此奠定电商零售的基础。后起的马云、刘强东逆袭成功,苏宁、国美落到了后面。

2015年9月,拼多多横空出世,通过拼团模式硬生生从天猫、京东口中夺食,也从苏宁易购与国美手中抢走了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挑战,苏宁于2013年更名为苏宁云商,向互联网零售转型。2018年,苏宁云商再次更名为苏宁易购,开启全场景零售战略布局,然而效果不如人意。因为线上线下同价,也失去了在线下拿到更多利润的机会,直接让自己的门店流量贬值。

社会 经济迭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有时候一言不合,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到了 2019年,中国零售100强榜单上,天猫、京东还是冠亚军,第三名已经不是苏宁易购,而是拼多多。

进入2021年,刘强东在坐拥4个IPO后,有望拿下第五个IPO——京东物流上市,成功超越“二马”。张近东却面临卖身渡劫的境地,58岁的张近东不会想到,当苏宁三十而立的时候,迎接他的不再是英雄赞歌,而是一轮生死考验。至于黄光裕,本身的造富故事极具传奇性,曾几度问鼎中国首富,却因为经济犯罪获刑。借用一句话,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对于苏宁与国美而言,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 游戏 规则之下,能否重新回到舞台的中央,是很难很难的事,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

二、苏宁涅槃

1990年,张近东在南京创立苏宁,十年后苏宁从区域走向全国,再十年苏宁易购上线运营,再十年苏宁碰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困难。

1、差钱不是秘密

2月25日,张近东决定把苏宁易购的部分股份卖掉,最意味深长的一句,是根据拟转让比例,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矛头指向了苏宁易购债台高筑。就象媒体对“卖身”阿里的传统零售龙头企业大润发及其创始人黄明端说的那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其实,苏宁缺钱早有端倪。

据大摩 财经 消息,截至2020年3季度,苏宁易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29亿元,而苏宁易购当年至少要支出305.26亿现金。如果公司第四季度财务状况恶化,就很有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

自去年11月开始,苏宁多次陷入债务违约、资金链问题传闻。年前张近东父子将苏宁控股100%的股份,质押给了淘宝中国,2021年以来的不足2月里,张近东和苏宁电器集团共进行了10笔股权质押,合计6.75亿股,市值将近50亿元。苏宁的债务危机一步步逼近,张近东出售苏宁易购股权显得顺理成章,如若不然,苏宁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华晨。

曾几何时,苏宁还是买买买,现在变在了卖卖卖,拖垮苏宁的,多元化扩张和并购是重要原因之一

2009年,苏宁成为日本著名老牌家电量贩店LAOX的第一大股东;2012年,苏宁电器以6400万美元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2013年,苏宁斥资2.5亿美元收购视频平台PPTV;2017年,苏宁云商旗下的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42.5亿元完成对天天快递的收购;2018年,收购家乐福集团下属子公司——迪亚天天折扣超市,并入苏宁小店;2019年,苏宁易购先花27亿收购37家万达百货门店,又斥资48亿元买下家乐福中国80%股份。

然而,多数并购未带来业绩增量,却消耗了有限的资金。八大板块里,烧钱的多,造血的少,而且还遇到了2020年疫情黑天鹅的打击。大规模扩张的后果是资金很快消耗一空,据了解,苏宁因收购天天快递,光在去年上半年,就亏损将近6亿。

无奈的苏宁,只好壮士断腕,弃卒保帅,于是张近东做出这样的决断:“该关的关,该砍的砍”,刚拿下中超冠军108天的苏宁足球俱乐部宣布停止运营,成为首个砍掉的项目,

苏宁的近况确实不容乐观,作为苏宁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苏宁易购已经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为负,盈亏还不是大事,做生意最怕现金流紧张,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种种迹象显示,苏宁现在确实太需要钱了,卖身渡劫成为不想为而为之的选项,然而圆场早已经打好,张近东年前曾说:“企业小了是个人的,大了就是 社会 的、国家的。”

“缺钱”成了张近东心头难以言说的痛,如何“活下去”,已成了苏宁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于是就有了2月25日公告: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转让比例20%-25%,根据拟转让比例,预计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化。

毕竟,活下去才是一家企业的基本诉求。从中国零售巨头,到如今无奈“卖身”,命运多舛的苏宁走下神坛,令人唏嘘。

2、悲凉朋友圈,无奈的商场

熟悉张近东的人都知道,张近东勤奋热情,为人仗义,事实也是如此。

2015年8月,张近东和马云宣布双方将交叉持股。于马云而言,苏宁或许是当时能制衡京东凶猛追赶的一张好牌。

2017年11月,苏宁电器透过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向中国恒大战略投资200亿元,彼时,恒大地产正谋划借深深房回A股上市,但是谁也没想到,恒大地产借壳失败了。最终,苏宁等战略投资者和恒大签订增资补充协议,原本到期的钱不要了,实行债转股。恒大顺利度过了危机,苏宁却把自己搭进去了。

2019年,苏宁正式收购万达百货全部37家门店,是继2018年1月苏宁云商出资95亿元,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约3.91%股份后,再次慷慨解囊。这是王健林在试错之后的主动转身,苏宁帮其减了包袱,解了围王健林顺利实现万达的瘦身战略。

朋友有难,慷慨解囊,也对应着,苏宁正以一种狂飙突进的姿态快速扩张其商业版图。

然而,仅两年之后,苏宁却面临着一轮生死考验,考验张近东的时候到了,也考虑他朋友圈的时候到了。

在带领苏宁不断拓宽商界版图的多年里,张近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横跨零售、地产、互联网、制造业等多行业领域,包括马云、王健林、孙宏斌、许家印等在内的朋友圈。

知情人士爆料,其实早在半年前,张近东就在多方寻求资金支持,上下游合作伙伴都找了,向比苏宁更大的巨头筹钱,但结果并不乐观。据称,一个大老板明确拒绝了苏宁的求援,原因是对负债经营的苏宁易购态度悲观,不太看好。

苏宁千亿级的缺口需要补上,而苏宁四下张望,曾经的朋友也都在观望,好似不约而同的缄口不言。这或许就是商业世界最残酷也最真实的一面。

这正是张近东创立苏宁之初的感悟,“第一次体会到商海的可怕,原本称兄道弟的人忽然那么对你——一般人是很难接受的。”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观键时刻,国资出手相助了。

3、柳岸花明,浴火重生

在苏宁最艰难的时刻,国资出手了。传闻称,接盘方是江苏国资,结果是深圳国资。2月28日,苏宁易购股份转让的大买家身份揭晓,港股上市公司深圳国际接盘。

与此前外界盛传的苏宁将易主不同,股权转让之后,苏宁易购股权发生变化,虽然无控股股东,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21.83%,张近东仍为第一大表决权股东。

苏宁易购现阶段的实际控制人以及现有管理团队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角色将不会发生变化,管理层依旧稳定,毕竟最能带领苏宁易购打赢胜仗的那个人,还是张近东。国资的投入,很可能只是财务战略投资。

苏宁易购此次引入国资战略股东,亦证明了自身既有的价值以及想象力,股市也给予了正面回应。

早在2020年,苏宁进一步将战略从"零售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这一战略想象力无疑是非常广阔的。

国资战略股东在此时的注资入股,正是看重了苏宁易购既有的全场景零售优质资产,以及对苏宁易购正在讲的“零售服务商”故事想象力的看好。

国资背景的优势在于,要素基础领域的资源雄厚,国资股东的背书,会让苏宁易购在政策层面、融资层面等都拿到一定程度利好,成为护航苏宁易购未来发展最好的帮手。

深圳国资的加入也意味着其在华南市场的拓展上有了更多助力,尤其是在大湾区的经营能力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方面。

现在看来,苏宁是挺住了,引入深圳国资战投,助苏宁迎来新起点、闯出新天地,苏宁度过了难关,在浴火中重生了,相对于海南的创始人出局,张近东是不幸中的万幸。苏宁股权更迭,不是英雄暮歌,而是新时代的开始。

需要提醒的是,负债扩张之路对哪个企业来说都是十分艰难,苏宁的扩张之路该停下来冷静,代价不菲的试错不可行。

商场如战场,没人可以保证自己是常胜将军,但倒下了,要能再爬起来,商业与竞争如车轮滚滚,困扰苏宁好些年的业务转型问题,也同样困扰过很多一时豪杰,但有些人能成功度过危机,有些人却奋斗几十年一夜清零。

三、国美苏醒

在苏宁易购刚刚发布了股份转让公告的微妙时刻,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动作频频,开始变得高调。

2月18日,黄光裕在正式获释后的第二天,宣布要“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国美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正如董明珠之于格力,雷军之于小米、黄光裕与国美两者形象是绑定的,黄光裕归来,让人对国美重燃希望。

然而,与十多年前相比,中国零售行业的格局、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资源已经瓜分完毕,互联网巨头把持入口,黄光裕手上没有互联网重器,这牌怎么打?

国美曾经强势的线下已优势不再,线上又是其短板,加上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几乎看不到什么信息,新零售的生态搭建也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整个零售行业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变革。黄光裕带领下的国美既要把握住行业巨变的模式风口,同时还要打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国美需要把自己过去超过30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积累的资源流量化、数字化,要把这些数字资产提炼出差异化。

国美提炼且突出了“ 娱乐 ”属性。承载“ 娱乐 ”的载体就是“真快乐”APP——观感层面就能看出这是个带有一种轻松情绪的电商购物平台。

2月26日,创始人黄光裕带领高管们向全体国美员工、各界合作伙伴、全国消费者,释放出“还不完美的我,有您挺!真快乐!”的信号,向外界宣示了国美启动又一次开创性变革,而这完全契合市场对其的期待——他带领国美做到过,现在只是需要再次做到。国美的底蕴还在,价值依然被认可,而且现在具备了重塑的条件。

回忆过往,拼多多已经证明互联网电商并非牢不可破的铁板一块,国美历经多年积累的数字资产在黄光裕亲自操刀的情况下,也拥有了一个重构行业的机会。

多年来,都是黄光裕妻子杜鹃在帮助丈夫守业,但国美终究缺少一个能带领着走出颓势,走向辉煌的领袖人物。而黄光裕本身在国美就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精神领袖,在内部威望颇高;另一方面,他在国美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大当家,是一个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人。他要怎么重塑国美,还是充满期待的。

张勇、刘强东、黄峥没给黄光裕留下太多机会,也许如有的人所说,国美还是黄光裕的国美,时代已经不是他的时代。这个国美的创始人能否带领公司重返巅峰,我们充满着期待,也存在着怀疑。无论如何,对于黄光裕来说,箭已在弦,零售江湖必将再掀波澜。

结语 :内外部多种因素交织的2021年,注定会成为苏宁发展过程中意义特殊的一年,也必将是国美重回江湖地位的转折之年。商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十年后可能又是另一番光景。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国美电商市值最高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花果知识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scb.com/dianshang/343713.html

作者: 花果知识

花果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引流孵化电商:引流货是什么意思呢
干电商什么产品好--电商最好卖的十大产品有哪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